第143章 一河冬水向北流,带走多少忧与愁

是啊!我的家乡神马小镇的繁华也是在清朝和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着手对盐河进行治理。1949年冬开挖新沂河时,盐河在灌南县北部的张店镇被分成南北两段。1958年开挖淮沭河时,盐河再次被切断,淮沭河以西6公里多的一段河道遭到废弃。原盐河的渠首闸、位于今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双闸村境内的双金闸完成使命,退出盐河航运的历史舞台。2011年,双金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成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

为什么没有我们神马小镇的辉煌印记呢?我们的时家码头在盐河的传说中应该是有一席之地的!

新的盐河起自今淮安市淮阴水利枢纽五河口处,东北流经淮阴、涟水、灌南、灌云4个县(区),至连云港市新浦临洪口入黄海,全长160公里。其中,淮安市境内的河道长约80公里,上有朱码、杨庄2座船闸,分别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是淮阴区、涟水县工农业用水水源,也是淮阴区、涟水县工业、生活尾水通道。

小主,

为进一步发挥好盐河航运的优势,适应船舶大型化和货物通过量迅猛增长的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淮安市先后多次对涟水县和淮阴区境内的盐河航道实施疏浚工程和驳岸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可就是把在盐河历史上作过巨大贡献的神马古坝遗漏了!

2000年以后,盐河被列为江苏省“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中“一横”淮河出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安等苏北内陆地区及淮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航道,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淮安市从2009年开始实施“借港出海、扩大开放”重大战略,整体推进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打造具有生态、环保、人文气息的航道、船闸和桥梁景观。

我弱弱地问一句:我们神马小镇也需要祖国母亲的阳光雨露均沾啊!

经过十多年的综合整治,今天淮安市境内的盐河航道上,建起了杨庄、朱码2座1000吨级的二线船闸,船舶通行条件大大改善,通航能力全面提升;改建、新建了北京路盐河大桥、淮海大盐河大桥、时码大桥、蔡工大桥等近10座桥梁,有效增强了盐河两岸的互联互通。碧波荡漾的河水中,不时有满载货物的船只往来,与沿线现代化的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天蓝、水清、岸美的生态水运图景。

古老的运盐河道,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虽然说盐河也是古人人工开凿建设的的!

但她从汉高祖十二年至汉景帝三年,一共挖了近半个世纪,可想而知其中的艰辛和多少劳苦大众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价!而即便是后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也只不过花了5年时间,和盐河的开凿是没办法比的!

难怪盐河是九曲十八弯,似一条蟒蛇游走于苏北大地上!

可以说盐河从历史价值看和大运河能称为姊妹河;从体量知名度来看应该是子母河,盐河为子大运河为母!

但盐河的贡献度远远不比大运河差什么!

千百年来,这条古运盐河哺育了两岸百姓,也成就了古运盐河“西来一水绕城流,远客千帆次第收”的兴盛和繁华,成为沿线城市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只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