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吾心向佛佛在心中

“塔高高处却无天,塔上登临羽化仙。织女机声当槛外,月娥桂影荫窗前。”,袁清写其神异之静谧;老袁的诗句不错!

“古塔巍峨峙海陬,深藏舍利宝千秋。试登绝顶凭高望,一线黄河傍寺流。”,张鸿儒将其巍峨与玄秘融入一体;这个老张我不认识没听说过!

我这次的梦境里面感觉到很是神清气爽!心情也渐渐的好起来了!

突然又传来了~

“嘭!嘭!嘭!”

“哒哒哒哒……”的大炮、机关枪、步枪、汤姆枪怒吼了!发出了开锅粥似的声响,朝着敌人猛烈开火。

小主,

在向前奔跑中,一批批敌人应着枪声,纷纷倒下。倒在大路上,倒在古黄河两岸的长堤上,倒在芦苇滩上….

一次进攻被粉碎,再进攻,再冲锋。再进攻,再冲锋,又再被粉碎。又一批一批的官兵们在长堤上,在大路上,在芦苇滩上纷纷倒下,找到了他们的坟墓……

…………

轰轰轰……啊妙通塔被轰塌了……

…………怎么回事啊?

原来是妙通塔毁于战火后,只留下很矮的塔基,并被深爱它的安东人民掩埋地下。

“西归卧佛何时醒,百丈浮图斗气连”,这是明代诗人王肩运吟咏“卧佛”的诗句。1998年5月2O日,安东县有关部门发现了妙通塔原址。6月l5日,在清理塔基时发现残存塔基lF有一面南拱门并流出清水,并据此判断可能有地宫。6月l8日上午8时,在做好一切防范措施及准备工作后,两位专程赶来的南京文物专家亲临现场,在接连打开四道拱门后,发现确有地宫。地宫为方室,全部砖砌,高2.05米,南北、东西均长1.35米。四角设圆形倚柱,柱上置砖砌平盘头,并沿45度线向内华拱出三跳,第三跳头用条砖砌成方井,上嵌莲花铜镜,其直径25厘米,铸有“千秋万岁”四个字,其中“万”字竟为简化体“万”字。地宫顶部是圆井,嵌有铜镜,下部为方形,意为“天圆地方”。宫内北部被砖砌成东西向长方形石墩,墩高1.2米,墩中间有局部露出为单层须弥座,石制,并有分间兼柱,中间束腰刻有并列球纹三环。墩上放置石椁,椁高约28公分,长约60公分,宽约3O公分。石椁外部上刻有精致的花纹图案,据专家鉴定,分别为《高僧说法图》、《涅盘图》、《忍冬图》等。

啊?啊啊啊?原来是发现了宝贝了……

尤令人惊喜的是,打开石椁,发现带架银椁一个。打开银椁,宝物琳琅满目:一个刻有“证因大师所收舍利一瓶之内”字样的青白瓷小瓶,另有棱形彩色玻璃瓶、金凤钗、玛瑙各一个,水晶3块,24种4O个版本的铜钱140O余枚。打丌长约28厘米、宽约10厘米、高约l3厘米的银椁,竟又现金棺一个,长l7厘米、宽7厘米、高lO厘米,棺里有佛牙、舍利,一个合金圆形骨灰盒,盒里放有高僧骨灰。在地宫东侧靠墙还发现了造塔记碑,高8O厘米、宽30厘米、厚6厘米,碑上刻有清晰可辩的碑文:喜心“敕赐承天院造塔记皇宋治平四年皇宋治平四年,岁次丁未甲辰辛亥日,安葬祖师证因大师娄道者砖塔内:佛牙舍利,具录宋朝宣赐,金字牌院额事件等。一奉两朝,圣恩宣诏正因大师入内供养。一奉太宗皇帝,淳化三年正月内宣赐:御制御书偈子一首,御制秘藏诠三十卷,御制逍遥咏一十一卷;次遇真宗皇帝景德四年十一月内宣赐:御制御书偈子二首。并在本院收管,永为纪录。

由此来看,“卧佛”娄守坚是否为太子治过病尚是待解之谜,但妙通塔确是宋帝为纪念证因大师而建的,千古传说得以印证。

原来卧佛叫娄守坚?是不是我的前世?我郭守坚难道就是前世的娄守坚卧佛转世?

我缓缓的从梦境里走出来了!明天一定去能仁寺妙通塔拜谒我的前世娄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