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未来的希望,我也看不到。因为我的国家,在这里面也有很不好的作用,说多了,反而不好。”
“是啊, 你评论九州的大势,是因为你是第三者的立场,看的清楚,到了你自己国家参与的一方,就很难公正了。”
“是的,我对我的祖国的一些做法也不赞同,但那是政客的立场,无能为力。”
“我倒感觉,能够做到有坚定的信仰,而且是一而贯之的思维,能够得到大多数民众真正拥戴,而不是为小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应该是有前途的。”
“的确,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就连我的国家,虽也算是成熟的体系,也有好几百年了,但是也还是经常得到民众的反对,动不动就是下台重选呢。”
“好几百年算啥,九州都有五千年了。不过,你们国家的做法倒也是好事情,不满意就滚蛋,换上合适的,老百姓的意愿是最高意愿。”汉禹的观点非常明确。
“我发现,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还是受到优待很多的。”
“嗯,官怕洋鬼子嘛,在一些地方,你们的位置比官还大,老百姓可没有把你们当回事的。”
“说真的,我们到官府办事确实比较容易,他们见了我都毕恭毕敬。”
“不是众生平等嘛,我看这就是不平等。”
“师傅说的是对的。”
“把这张报纸给我,我回去好好慢慢的看看,看看有什么有道理的地方。”
汉禹取回报纸回屋,随手放到枕边,因为爹娘都睡觉了,也不能点灯熬油的继续看报纸。
不过,与查理的这一次交谈,倒是触动了他的内心,那就是怎么实现众生平等。
第二天,汉禹很早就起来了,这也是他在茂林寺形成的生活规律,可是师傅不在身边,他就带着报纸到了门口是小山坡上,活动完身体之后,再次仔细的把那篇文章看了一遍。
他的看法基本明确,那就是怎么样才能救国救民,将洋夷的势力赶出九州,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老百姓团结一致,进行武力斗争。
不过,这些明目标太远大了,汉禹觉得还是先从眼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