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帮着收一两个病人就行,帮着做做心电图、抽抽血、翻个身之类的,重点是拿一张纸,把病人身上的管路和他们交班时候的注意事项给我记下来,我到时候给下个人交班用。”
“明白。”
李开霁有些迷茫地投入临床,在ICU,即便天赋再好,懂得再多,也不能保证立马就可以适应。实话实说,六个月的适应期,并不多。
“新病人来了,耳鼻喉的,哪个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床!”3床的责任护士叫了一声,李开霁也跟着病床过去。
他的目光在病人身上扫描,注意着身上的管路,这时,责护碰了碰他,示意他拿起移动监护仪。
“小弟,我们第一步要把移动监护仪的导线连在咱们的主监护仪上,把病人的生命体征搞出来,方便观察。然后再看管路。”责护颇为耐心地说,可能也是这个病人不太严重,所以她可以有这份心情。
“好的姐。”李开霁帮忙收拾导线,身上的管路他也已经看了一遍,除了嘴里的插管(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另一端外接呼吸机机械通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脖颈的中心静脉,手术中并没有留置更多的管子。
“翻个身,看一下皮肤。”
“皮肤没事。”
“行,插管深度多少?”李开霁帮忙固定头和管路,责护小心地撕开插管胶带检查深度。
“距门齿23厘米。”手术室护士说道。
“好。”责护把胶带扔掉,重新拿了一个插管胶带,将插管牢牢固定,“咱们不仅要核对深度正确与否,还得重新固定一下,确保不会脱出。”
“嗯嗯。”
“cvc深度呢?”
“内置13,外露7。”
“好,都没错。交班吧?”
手术室护士拿来一张纸:“他是osahs的患者,之前在外院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今日做了个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中出血……”
李开霁听得很认真,不仅仅应对组长交代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