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剖腹产传入中国

剖腹产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产科手术,在解决难产等产科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从国外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反映了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交流融合以及中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轨迹。

一、传入的早期记录

现代剖腹产技术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1892年,广州博济医院报道了中国近代第一例剖腹产手术,执行手术的斯万医生报告详情如下:第三胎产妇,骨盆出口生长--实性软骨瘤,阻塞骨盆出口。足月临产后,在氯仿麻醉下,在脐至耻连间行腹壁及子宫切口,顺利取出活婴儿,丝线缝合子宫切口,术后有发烧、盆腔脓肿,术后5周坚持出院,未能随行,产妇可能死亡。这可能是我国现有记录的最早的西方剖腹产手术。这一事件开启了国外剖腹产手术在中国的应用历程,虽然手术结果并不完美,但它标志着中国产科领域开始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手术技术。

二、早期传播的背景

传统接生方式的局限 在国外剖腹产手术传入之前,中国传统的接生方式在面对难产等复杂情况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传统的接生婆大多依靠经验进行接生,缺乏科学的医学知识和有效的应对难产的手段。当遇到诸如胎儿胎位不正、产妇骨盆狭窄等问题时,传统接生方式几乎无法保证母婴的安全,产妇和胎儿的死亡率较高。

西方医学的大概19世纪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医学也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教育,传播西方医学知识和技术。剖腹产手术作为西方产科医学的一部分,也随着这股潮流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社会,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方医学的先进性,积极引进西方医学技术,这也为剖腹产手术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国外剖腹产手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末 - 20世纪中叶)

技术的初步应用与探索 在1892年第一例剖腹产手术之后,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的医院开始逐渐尝试开展剖腹产手术。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医疗整体水平较低,包括缺乏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医疗设备简陋以及对手术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等原因,剖腹产手术的开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手术的成功率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多,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仍然较高。然而,这一阶段也为中国妇产科医生积累了宝贵的手术经验,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一些医学院校开始建立,其中包括妇产科专业的教育。这些医学院校开始教授西方的产科知识和剖腹产手术技术,培养了一批早期的中国妇产科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也开始结合中国产妇的生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剖腹产手术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良和探索。

2.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 - 20世纪末)

战争与社会动荡的影响 20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以及建国后的社会政治运动。这些战争和社会动荡对中国的医疗事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战争时期,医疗资源主要集中用于救治伤员,妇产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剖腹产手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建国后的一些社会政治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医疗行业的正常发展,导致剖腹产手术技术的进步较为缓慢。

技术发展与观念转变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医疗技术仍在不断发展。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医疗设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妇产科医生的专业水平也有所提高。同时,社会对剖腹产手术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最初的将其视为一种非常危险且不得已的手术方式,开始逐渐接受它作为一种解决难产问题的有效手段。

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末 - 21世纪初)

医疗技术的进步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的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妇产科领域,随着麻醉技术、手术器械、抗感染药物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剖腹产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例如,新型麻醉药物的应用使得手术过程中产妇的疼痛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先进的手术器械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效率,有效的抗感染药物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

社会因素的推动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也对剖腹产手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一方面,人们对生育质量和母婴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剖腹产手术的接受度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得更多的产妇能够承担得起剖腹产手术的费用。此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剖腹产手术的发展。一些家庭为了选择孩子的出生时间,或者因为产妇担心自然分娩的疼痛等原因,更倾向于选择剖腹产手术。

4.现代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在现代,中国的剖腹产率呈现出先上升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在21世纪初,剖腹产率迅速上升,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过高的情况。过高的剖腹产率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产妇术后恢复慢、剖宫产儿综合征(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等。近年来,随着医疗界和社会对剖腹产率过高问题的重视,各地开始采取措施控制剖腹产率,如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推广自然分娩、严格掌握剖腹产手术指征等,剖腹产率逐渐趋于稳定。

国外剖腹产手术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从早期的艰难起步、曲折发展到快速发展再到现代的稳定发展等多个阶段。它的传入和发展对中国的产科医学、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以及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剖腹产率过高的问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健康观念的正确引导,剖腹产手术在中国正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的方向发展。社会应继续关注剖腹产手术的发展,不断优化产科医疗服务,以保障母婴健康和提高人口健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