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名字---原始社会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原始社会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的取名方式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和人类的生存状态。

一、原始社会的背景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大约从人类出现到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建立之前。在这个时期,人类以狩猎、采集和简单的农业生产为生,社会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生活在小型的部落群体中,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概念。

二、原始社会取名的特点

1. 与自然现象和动物相关

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知非常有限,自然界的力量对他们来说既神秘又强大。因此,很多人的名字都与自然现象和动物有关。比如,以“雷”、“电”、“风”、“雨”等自然现象为名,可能是因为这些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敬畏;以“虎”、“豹”、“熊”、“狼”等猛兽为名,可能是希望自己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勇气。这种取名方式反映了原始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崇拜。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力量是神秘而不可抗拒的,通过与自然现象和动物建立联系,可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保护。

2. 体现身体特征或技能

在原始社会,生存是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拥有强壮的身体和出色的技能对于生存至关重要。因此,一些人的名字会体现他们的身体特征或技能。比如,身材高大的人可能会被取名为“高”、“大”;善于奔跑的人可能会被取名为“疾”“、速”;擅长射箭的人可能会被取名为“射”、“矢”。

这种取名方式体现了原始人对生存能力的重视。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中,身体强壮和技能出色的人更容易生存下来,他们的名字也成为了他们的荣誉和标志。

3. 简单易记

由于原始社会的人们没有文字,取名主要依靠口头传承。因此,名字通常都非常简单易记,以便于在部落中传播和记忆。比如,“阿”、“一”、“二”等简单的音节常常被用作名字。这种取名方式反映了原始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记忆能力。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简单易记的名字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