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话说这个狗剩,也是个可怜孩子,为什么这样说,从小父母死的早,狗剩寄养在亲戚家,后来因为战乱和饥饿,狗剩又被赶了出来,从此狗剩正是吃上了百家饭,村里的人,有些把准备喂狗的食物,扔给狗剩,渐渐地人们,忘记狗剩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吃得食物都是狗剩下的,所以干脆叫他狗剩,狗剩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掏鸟窝,上树,打架,什么调皮捣蛋的事情,没有狗剩没做过的,奈何总是填不饱肚子,狗剩一看秦王宫殿招人,一狠心,一咬牙,进宫当了宦官。
进了宫以后,从来没有人把狗剩真正当人看,除了莲儿,偷偷给狗剩留饭,替狗剩疗伤,一来二去,狗剩心里,莲儿就是他的“老婆”,虽说狗剩,没有小兄弟,但他比那些有小兄弟的人,更讲究情义,狗剩对莲儿的这份感情,可以说是忠贞不渝。
自从狗剩,知道莲儿的心事后,整日琢磨着怎么,能替莲儿报仇,由于在宫廷内,狗剩私底下也网络了一些对秦献公和赵婉儿不满的人,这些人以前都是受过小主夫人恩惠的人,由于现在秦献公,管理清明,各个环节都公之于众,许多原本能够捞取好处和油水的肥缺,变得平平无奇,导致了这些人的不满,他们暗暗勾结串联,慢慢形成了一种势力。
而这一切,忙于国家大事的秦献公和赵婉儿,却一点没有觉察到,此刻,秦献公正打算把自己在魏国,所见所闻的变革,统统照搬的秦国来,推动秦国的发展,感觉他一回到秦国,就感觉秦国哪都落后于其他中原国家,心里那个心急,难免在改革进程中,也犯了急躁的情绪。
秦献公,斩断了束缚秦国已久的野蛮人殉制度,为秦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也深深影响了王宫中的宫女与宦官们.....
然而,好的一方面还没有突显,坏的一方面,却在暗中酝酿,这些忠心于秦出公的仆人们,并不甘心,一个在外流浪三十年的“魏国人”突然就成了他们的君主,对他们颐指气使,让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这些落差,在秦献公那些叔伯兄弟们心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在或明或暗地方,资助这些图谋不轨的人。
这是一个夜晚,秦献公和赵婉儿,已经睡熟,突然一股刺鼻的烟味,将睡梦中的秦献公呛醒。
“婉儿,快醒醒”
“.......”赵婉儿只感觉自己头晕脑胀,突然看到宫殿门外火光冲天,不一会火势便蜂拥着涌入房内,烟随火势,火借风势,呛得人一时间无法呼吸,秦献公拉着赵婉儿就向门外跑去,也顾不得掉落的火星,砸在身上吃痛。
“不好,他们出来了”狗剩,握着一把弯刀,大喊到
“别让他们跑了”
一时间,秦献公和赵婉儿,本能得背靠背站在一起,“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害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