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栎阳,宫墙巍峨,将繁华与权谋一并圈于其中。近日,这看似平静的宫廷内里,实则暗潮汹涌,各方势力围绕着权力核心,或明或暗地展开角逐,秦国的未来仿若被一层迷雾笼罩,让人看不真切。
自魏夫子以柔媚之姿、机巧之言蛊惑秦献公,使得嬴虔负气远赴义渠守边后,朝堂局势便陷入僵局。嬴渠梁临危受命,代父暂理朝政,本欲大刀阔斧革新,却无奈旧贵族们因循守旧,处处掣肘,每一项政令的推行都仿若逆水行舟,艰难万分。
阿莱娅目睹秦国上下乱象丛生,心急如焚。她既牵挂远赴边疆、置身战火的丈夫嬴虔,又忧心秦国朝堂这摇摇欲坠的局面。时常出入宫廷的她,瞅见嬴渠梁满脸疲惫,忍不住轻声劝道:“公子,当下艰难险阻重重,您千万要稳住心神,切不可让奸佞小人得逞。”嬴渠梁抬眼,目光中透着感激与坚毅:“阿莱娅,幸有你在旁提点,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秦国百姓所望。”
后宫之中,魏雯月自被释放后,日子过得清冷孤寂。往昔的尊荣如过眼云烟,她满心不甘,那股子执念在心底熊熊燃烧:“我儿才是继承大统的最佳人选,我怎能就这般轻易认输!”一日,她在宫苑中徘徊,偶遇同样落寞的丽姬。丽姬出身低微,虽有倾国倾城之貌,却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一直被边缘化,受尽冷眼,时常于无人处暗自伤怀落泪。
魏雯月心中一动,悄然靠近,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轻声搭话:“妹妹这般花容月貌,怎的也同我一般,被这深宫寒了心肠?”丽姬抬眸,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旋即又恢复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姐姐说笑了,我不过是虚度年华,无人问津罢了。”看似随意的交谈,实则二人都在不动声色地试探对方,自此之后,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宠之战,在这后宫悄然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朝堂上新崛起一位青年才俊——穆赫。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凭借着出众的才情赢得秦献公的赏识,得以频繁出入宫廷。穆赫表面是一介儒雅书生,温文尔雅,实则内心怀揣着远大抱负,渴望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秦国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日,穆赫在宫道上与丽姬不期而遇,见她婀娜多姿、容色绝美,心中不禁泛起涟漪。丽姬亦察觉到穆赫投来的目光,脸颊微微泛红,垂首避开。
此后,二人时有交集,言语间竟发现彼此对朝堂局势的看法不谋而合。在丽姬的宫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二人略显紧张的面容。丽姬轻声低语:“大人,如今朝堂动荡不安,魏氏姐妹权势滔天,你我若不携手共进,恐永无出头之日。”穆赫目光灼灼,微微点头:“娘娘所言极是,我虽承蒙大王青睐,可独木难支。若得娘娘助力,大事或可图也。”
“那依大人之见,当从何处入手?”丽姬美目凝视,满是期许。
穆赫沉思片刻,压低声音:“娘娘久居后宫,耳目众多,可设法探听魏氏动静,离间其与旧贵族关系。我则于朝堂之上,拉拢新锐之士,积聚力量,待时机成熟……”言未尽,眼中已露锋芒。
正当二人密议之时,魏雯月却暗中盯上了他们。一日,她佯装路过,瞥见穆赫匆匆从丽姬宫中离去,心中疑窦丛生:“这二人凑在一处,定没安好心,莫不是想抢在我前头?”
嬴渠梁在朝堂上忙于周旋,推行新政以强军富国,却遭旧贵族百般抵制。一日朝会,他提出改革军制,欲选拔贤能不论出身,话音未落,便有旧贵族跳出来反对:“公子此举,莫不是要乱了祖宗章法?我大秦向来以血脉定尊卑,岂能轻易更改!”嬴渠梁拍案而起,怒目而视:“如今列国纷争,强邻环伺,若不破旧革新,大秦危矣!诸位只知守旧,可曾想过秦国未来?”朝堂之上顿时争吵不休,一片混乱。
与此同时,远在义渠的嬴虔也并不安稳。义渠王阿骨打听闻秦国内乱,以为有机可乘,频频侵扰边境。嬴虔率秦军坚守,每一场战斗都打得艰苦卓绝。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嬴虔身先士卒,长枪挥舞如龙,怒吼声响彻云霄:“义渠贼寇,今日便让你们见识见识大秦男儿的血性!”可他心中,对栎阳朝堂的局势亦牵挂不已,时常望向都城方向,暗自叹息:“不知父王与渠梁如今如何,但愿秦国能安然度过此劫。”
阿莱娅虽身在栎阳,却时刻心系嬴虔。她时常收集城中的各种消息,精心挑选后,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义渠,让嬴虔知晓朝堂动态,也好安心御敌。她还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在城中周旋,试图为嬴虔积攒一些助力。
实则,秦献公佯装生病,已有多日。他看似昏迷不醒,卧于榻上,实则暗中观察着后宫众人的一举一动。他深知魏雯月与魏夫子心思各异,此次佯装病重,便是要试探她们究竟谁才是真心为自己、为秦国着想。
魏雯月听闻献公病重,起初还心存疑虑,可瞧着宫中来来往往、神色匆匆的太医与侍从,心中渐渐信以为真。她心中暗喜,以为时机来临,一面差人联络旧部,准备在关键时刻掌控局面;一面假意忧心忡忡,每日到献公榻前哭诉,言辞恳切:“大王,您一定要好起来啊,秦国不能没有您,臣妾愿以性命相换,保您安康。”那模样,任谁瞧了都觉得她情深意重。
小主,
魏夫子也不遑多让,她守在献公床边,日夜侍奉,精心照料,丝毫不见平日里的娇柔做作。她还时常对着昏迷的献公喃喃自语:“大王,您快醒醒吧,臣妾与您还有许多未竟之事,您可不能撇下臣妾啊。”眼中泪光闪烁,惹人怜惜。
丽姬得知献公病重,心中焦急,却又因身份低微,不敢贸然上前。她只能暗中向穆赫打听消息,希望能寻得法子帮助献公。穆赫宽慰她:“娘娘莫急,大王吉人自有天相,且看后续发展。”
一日深夜,秦献公悄然苏醒,唤来心腹侍卫,了解这几日众人的表现。听闻魏雯月与魏夫子的所作所为,他心中冷笑:“哼,这二人,一个比一个会演戏。”而对于丽姬的默默关切,他倒是微微诧异。
不久,秦献公康复上朝,朝堂后宫皆惊。他目光威严,扫视众人,缓缓开口:“朕此次病重,倒是看清了许多人和事。”说罢,有意无意地看向魏雯月与魏夫子。二人心中一紧,却佯装镇定。
嬴渠梁上前,关切道:“父王,您身体康复,实乃秦国之幸。儿臣愿为父王分忧,继续推行新政,望父王支持。”秦献公微微点头:“渠梁,你做得不错,新政一事,朕会斟酌。”
后宫之中,局势因献公的康复变得更加微妙。魏雯月与魏夫子意识到计划败露,开始互相猜忌、推诿责任。丽姬则因未卷入争宠丑态,反而在献公心中留下几分好感。穆赫依旧在朝堂默默耕耘,等待时机。
夜幕笼罩栎阳,宫城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唯有值夜的侍卫偶尔走动的声响。此时,一阵悠扬的吟诵声仿佛从岁月深处传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桃夭》之音,似是对秦国当下局势的喟叹,又似在预示着未知的风云变幻。秦国的未来,究竟是走向昌盛的光明坦途,还是陷入更深的权谋深渊?无人知晓,唯有这古老的宫阙,默默见证着一切,静候历史的裁决……而那隐匿在黑暗中的权谋之手,又将在何时何地再次伸出,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