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争论仍在继续,秦献公看着众臣各执一词,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这改革之路果然艰难,稍有不慎,秦国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为了秦国的未来,这一步,他必须要走。
就在这时,老甘龙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大王,老臣以为,改革之事,需从长计议。这流民安置,牵扯到土地、户籍等诸多事宜,一旦处理不当,恐生大乱。”
秦献公看向老甘龙,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甘龙爱卿,你乃秦国老臣,可有良策?”
老甘龙微微欠身,说道:“依老臣之见,不妨先划出一部分荒地,让流民暂时栖身。至于农具、种子,可由官府先垫付,待流民收成之后,再行偿还。如此,既能安置流民,又不会过度损耗国库。”
嬴虔听后,眉头微皱,心中暗道:这老甘龙,果然狡猾,看似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实则还是在维护世族的利益。但眼下局势,若能先安抚住流民,倒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嬴渠梁也在心中盘算着,他觉得老甘龙的办法虽有可取之处,但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此刻朝堂上反对之声甚嚣尘上,若不先做出妥协,改革怕是难以推进。
秦献公思索片刻,点头道:“甘龙爱卿所言有理,此事便依你之策。但户籍相伍制度,仍需推行,加强对流民的管理,关乎秦国安危,不可动摇。”
众臣见秦献公心意已决,虽心有不满,却也不敢再公然反对。这场激烈的朝堂争论,暂时落下帷幕。
散朝后,嬴虔和嬴渠梁并肩走出朝堂。嬴虔一脸不悦,抱怨道:“这些世族,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秦国的死活。今日若不是父王强硬,这改革怕是要胎死腹中。”
嬴渠梁神色凝重,轻声说道:“大哥,改革之路本就艰难,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今日能推行户籍相伍制度,已是不易。”
嬴虔冷哼一声:“哼,就怕这老甘龙还有后招,我们不得不防。”
正说着,一名侍卫匆匆赶来,在嬴渠梁耳边低语几句。嬴渠梁脸色骤变,对嬴虔说道:“大哥,刚收到消息,中原韩赵魏三家混战,局势大乱,大量流民正朝秦国涌来,我们得去见父王。”
嬴虔心中一紧,连忙道:“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快步来到秦献公的书房,秦献公正看着一封加急信件,脸色阴沉。见他们进来,秦献公将信件递给嬴渠梁,沉声道:“韩赵魏三家打得不可开交,这流民数量怕是要激增,我们本就安置困难,这下更是雪上加霜。而且,义渠那边也有异动,他们一直对我秦国虎视眈眈,如今局势混乱,怕是想趁机捞些好处。”
嬴渠梁看完信件,眉头紧锁:“父王,韩赵魏混战,我们虽不必卷入其中,但流民安置迫在眉睫。义渠那边,也得加强防范。”
嬴虔握紧拳头,大声道:“怕他义渠作甚!儿臣愿率秦军,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看他们还敢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