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嬴虔和阿莱娅结识了不少来自各国的有志之士。其中,一位名叫苏然的魏国士子引起了嬴虔的注意。苏然言辞犀利,对天下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
“秦国近年来发展迅猛,可周边各国虎视眈眈,秦国需早做谋划。” 苏然端着酒杯,看向嬴虔。
嬴虔心中一动,问道:“依先生之见,秦国当如何应对?”
苏然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秦国可联合他国,制衡强敌。魏国虽强,但与韩、赵之间也有矛盾,秦国可利用这些矛盾,分化瓦解。当年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魏国与赵、齐纷争不断,秦国便可从中寻得契机。”
嬴虔默默点头,觉得苏然所言颇有道理。此时,一位齐国的学者也凑了过来,加入了讨论。
“秦国以栎阳为根基,发展农桑,训练士卒,这是固本之策。但在外交上,还需灵活多变。齐国与秦国相距较远,目前更关注与楚国的边境之事,秦国可借此机会,与齐国交好,避免多线作战。周显王二十八年马陵之战后,齐国声威大震,秦国此时若与齐国交好,可保东方无忧。” 学者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
阿莱娅也忍不住提问:“那燕国呢?燕国在北方,对秦国态度如何?”
学者笑了笑:“燕国局势复杂,国内贵族纷争不断。但燕国与赵国时有摩擦,秦国若能在其中周旋,或许能找到契机。只是燕国偏远,秦国与之往来不便,还需从长计议。”
嬴虔一边听着,一边在心中暗自思量:这些见解都很有价值,回去后定要与父王和三弟商议。尤其是如今各国变法不断,秦国更不能落后。周显王在位期间,诸侯国的变法发展到高潮,秦国的商鞅变法也在其列,秦国必须把握时机,持续壮大。
宴会结束后,嬴虔和阿莱娅回到住处。阿莱娅兴奋地说:“今日结识了这么多有识之士,听到了这么多新奇的想法,收获可真大。这周天子虽威严不如往昔,可这都城藏龙卧虎,各方消息汇聚,对我们了解天下局势太有帮助了。”
嬴虔点头:“是啊,这些人的见解,对秦国的未来很有帮助。不过,我们也不能全信,还需结合秦国的实际情况。而且,我看这周显王,虽身处困境,却也在努力维持周王室的体面,我们行事不可冒犯。”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