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弥留之际

在秦宫那压抑沉闷的氛围中,魏雯月独自坐在寝宫,心中五味杂陈。自宫宴上被魏舒揭露恶行后,她的地位岌岌可危,每一步都似行走在刀刃之上。她深知,如今能倚靠的,唯有儿子嬴渠梁。念及此处,她即刻命人传召嬴渠梁。

嬴渠梁接讯赶来,踏入殿内,行礼问安后,便静静地立在一旁,眼神中透着几分疏离与戒备。魏雯月看着儿子,心中一阵酸涩,良久,她轻声开口:“渠梁,你过来,坐到娘身边。”嬴渠梁微微犹豫,还是依言上前,却仍保持着一定距离。

魏雯月抬手轻抚嬴渠梁的肩头,目光中满是复杂情绪:“儿啊,你可知道,娘这些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啊。从你年幼时起,娘便在这宫中摸爬滚打,受尽冷眼与刁难,为的就是能为你撑起一片天,让你日后能顺利登上王位,掌控这大秦江山。”说着,她的眼眶微微泛红,似是陷入了往昔的艰辛回忆。

嬴渠梁听闻此言,心中却并无多少触动,他微微皱眉,直视着母亲的眼睛,语气平静却又带着一丝质问:“母亲,若真是为了我,为何如今这秦国朝堂乌烟瘴气,百姓苦不堪言?您看看魏夫子,她何错之有,却落得那般凄惨下场,被诬陷、被刺字流放,最终命丧塞外。还有那些因您一己私欲而受牵连的大臣、妃嫔,秦国的根基都快要被您动摇了。”提及魏夫子,嬴渠梁的眼中闪过一抹痛色,那是对逝去之人的惋惜与悲愤。

魏雯月的手微微一颤,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了那副强硬姿态:“哼,娘若不如此,如何能在这宫中站稳脚跟,如何打压那些妄图谋害咱们母子的势力?娘知道有些手段狠了些,可也是形势所迫啊。”

嬴渠梁冷哼一声,别过头去:“形势所迫?母亲,您分明是被权力迷了心窍,一味地追逐权势,不顾秦国的死活。您可曾想过,若秦国衰败,我即便登上王位,又能如何?不过是接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成为千古罪人罢了。”他越说越激动,胸膛剧烈起伏,压抑许久的情绪如决堤洪水般倾泻而出。

魏雯月看着儿子从未有过的激愤模样,心中猛地一震,像是被一道凌厉的闪电击中,瞬间清醒过来。这些日子,她沉溺于权谋争斗,竟真的险些忘了初心,忘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本应是为儿子谋一个安稳江山。她缓缓低下头,双手掩面,泪水从指缝间滑落:“渠梁,是娘错了,娘被这宫中的明争暗斗蒙蔽了双眼,差点害了秦国,害了你啊……”她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懊悔与自责,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嬴渠梁见母亲这般模样,心中的怒火也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忍。他轻叹一声,上前握住母亲的手:“母亲,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秦国局势危急,我们母子唯有携手,才能拨乱反正,重振朝纲。”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望,仿佛在黑暗中寻到了一丝曙光。

魏雯月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用力地点点头:“好,好儿子,娘听你的。从今日起,娘便放下那些执念,与你一同补救这方面的事情。”说罢,她当即下令解除对嬴渠梁的幽禁,命人将他送回东宫,进行调养。

此后,魏雯月仿若换了一个人。她不再频繁召见亲信谋划权谋之事,而是整日守在秦献公的寝宫,悉心照料这位被她之前的折腾弄得痴傻瘫痪在床的君王。

这日,魏雯月如往常一样,端着熬好的药汤,轻轻推开秦献公寝宫的门。还未走近床边,便听见一阵细微却异常的声响。她心头一紧,放轻脚步,悄悄绕过屏风,眼前的一幕让她怒不可遏。只见一个平日里就刁钻刻薄的宫女,正满脸狰狞地对着毫无还手之力的秦献公拳打脚踢,嘴里还骂骂咧咧:“你个老不死的,如今瘫了也是累赘,还不如早点儿去了,省得浪费宫里的粮食!”秦献公躺在床上,双眼空洞无神,只能发出微弱的痛苦呻吟。

魏雯月只觉一股热血直冲脑门,她几步冲上前,一把揪住宫女的头发,将她狠狠甩到地上,怒喝道:“你这贱婢,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对待大王,活得不耐烦了吗?”宫女吓得脸色惨白,瘫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啊!奴婢知错了,是奴婢鬼迷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