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京都四合院里的老人

次日清晨,京都市一座古朴的四合院中,两个老人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影,给他们笼上一层静谧的光晕。院子里的桂花开得正盛,微风拂过,金黄的小花簌簌飘落,暗香浮动。

李老爷子目光有些迷离地望着那棵桂花树,手中摩挲着一个旧得发亮的烟斗。他身形消瘦,脊背却依旧挺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藏着一段故事。一旁的宋奶奶戴着老花镜,正专注地给一件旧棉衣缝补,针线在她手中穿梭,熟练又稳当,她的头发早已花白,挽成一个整洁的髻,几缕碎发垂落在耳边,透着几分愁绪。

“老伴儿,一会你自己去参加孙子的升学宴吧,我就不去了”宋奶奶打破了沉默,声音略带沙哑。

“不去也好,文军忙于事务,从小疏于对刚儿的管教,上个大学还要走家里的关系,要不是文军打了招呼就他那成绩别说水木大学了,就算是重点大学他也考不上”

随后老者又叹了叹气,“老婆子,毕竟是亲孙子,去看看吧,估计老叶也会过去看望外孙”

李老爷子的话像是戳中了宋奶奶的痛处,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你还知道是亲孙子,你亲儿子文正还不知道是否还在世上,你就只想着你的大儿子,你那可怜的二儿子呢?我可怜的正儿啊~~”

谈起二儿子,李老爷子好像回忆起了痛苦的事情,让原本坚毅的老人面露苦涩,即使当年打仗的时候,背着长枪急行军上百里地,也没让这位老人露出丝毫惧意。

老人叫李震,旁边的老太太宋英是他的结发妻子,两人相伴已有五十多个年头。李震从十五岁就为了保卫家乡而跟敌人征战,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成为军方二长老,门生故历遍布全军,现在虽已退休,但仍然是华国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两人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名叫李文军,从小参军,后转到地方,一步步成长,现任某部委一把手。二儿子李文正,从小调皮捣蛋,但是极为聪慧对政治极为敏感,后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不知所踪。小女儿李文倩,从小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天赋,现任九州贸易集团董事长,资产遍布海内外,财富无双。

李文军有两子,大儿子李晓强秉承父亲意志,十八岁从军,现任某军区上校参谋。二儿子李刚也就是托关系进入水木大学的这一个。

对于老伴的悲伤,李震毫无应对之法,只恨当初的自己独断专行。李震虽心有悔意,却从不觉得自己有错,哪有儿子跟老子过不去的,只是一切都已然太晚。

当年大儿子李文军十八岁,李文正十六岁,李震一直对跟随在自己身旁的李文军寄予厚望,毕竟李文军自幼在军中成长,比较像自己。而李文正呢,为让父母安心工作,一边上学一边照料年幼的妹妹李文倩,当时的李震时常斥责二儿子没出息。

李文正从小就与叶家的小女儿叶慧青梅竹马,一同上学。那时赶上上山下乡,李震身为领导要起带头作用,两个儿子至少得有一个下去历练,李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文正。李文正虽然心中不愿,但也明白父亲的职责所在,只能默默接受安排。

在乡下的日子里,李文正吃了不少苦,但他始终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叶慧保持着书信往来,两人的感情也在这艰难的岁月中愈发深厚。

后来政策恢复,李文正赶上高考的好时机,考上了当时的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当他满心欢喜地回到李家时,却碰上了大哥与叶慧的婚事。原来,在他下乡期间,李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与叶家达成了联姻的协议,将叶慧许配给了李文军。

李文正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认定的媳妇竟成了自己的嫂子,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冲进婚礼现场,与父亲和大哥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指责父亲的自私和大哥的背叛。

婚礼被搅得一片混乱,李家和叶家颜面尽失。暴怒之下的李震当场宣布将李文正逐出家门,不许他再踏入李家一步。

失魂落魄的李文正离开了京城,从此杳无音信、生死未卜。李家也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四处寻找他的下落,却始终一无所获。

李文军性格爽直,对于弟弟的遭遇,他心中充满了愧疚。他深知自己在这场悲剧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尽管他是按照父亲的意愿行事,但内心却始终无法安宁。这些年,李文军从未放弃寻找李文正的下落,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当面向弟弟道歉,弥补自己的过错。

作为从小被二哥照料长大的李文倩,心中也是恨透了父亲和大哥。她无法理解父亲为何如此绝情,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不惜牺牲二哥的幸福。若不是为了照顾母亲宋英,李文倩连李家的门都不想踏入。

多年过去,李家的气氛始终压抑。李震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年的决定,但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宋英在这痛苦的家庭氛围中,日益憔悴。她常常暗自落泪,想念着不知去向的二儿子。李文军在军队中努力拼搏,试图用功绩来弥补内心的愧疚,但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与弟弟一起的快乐时光。而李文倩,在照顾母亲的同时,也在默默地等待着二哥的归来。

宋奶奶抬起头,眼中泛起回忆的涟漪,嘴角上扬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那时候条件艰苦,我们为了新国家的建设,忙的不可开交,老大就是个二愣子,只知道跟在你屁股后面,家里的事情全靠老二照顾着。到现在我还记得老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