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背后议论,他蓝玉是靠着大明另一位名将常遇春内弟的身份,才被徐达点为先锋官的。
是徐达念及和常遇春之间的战友情谊,才让蓝玉当这先锋官,以告慰常遇春不能出征之遗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蓝玉对这种蚊虫言语,很厌恶。
故这次北伐一开始,蓝玉就拼了命的表现自己。
在他的身上,绽放了如同当初常遇春那般不惜命的悍勇!
于土剌河,蓝玉数次击败了北元的小股军队。
可直到大军深入至岭北后,蓝玉才赫然发现,那几场胜战竟然是北元王保保抛出来的诱饵。
刻意一步步引诱他们中路大军深入大漠,好进入他们早已经设好的埋伏圈中。
对于这种耻辱,蓝玉自然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这次他要用鲜血证明自己!
徐达抬起头,看了看蓝玉那张充满了坚毅,又很是稚嫩的面庞。
似乎是想到了他那个已经病死的老战友......
如果他还在的话,这次也该是独领一路大军攻伐北元吧。
徐达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后,旋即站起身对众人道:
“兵者,诡道也。他王保保不惜用麾下将士的性命引我入瓮.......”
“但我身为中军将领,又哪有枉顾弟兄们的性命独自逃生的道理?”
徐达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一般,在营帐内回荡。
他的话,却让武慰、魏实、孙斌、朱原等从将齐齐一怔。
虽然心中很是感动,但孙斌还是据理劝道:
“将军!士兵没了还可以再练,但大明不能没了你啊......”
“我们这里,谁都能断后,唯独将军你......还请速速带精锐撤离!”
说到此处,孙斌双手抱拳面色一片复杂。
三路大军攻伐北元,就算有一路大军溃败也不算什么。
就算这次北伐无疾而终......在洪武大帝那边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失败。
可唯独徐达,是洪武大帝损失不起的,是整个大明都损失不起的!
要是在这次北伐中,大明再损失徐达这个第一将领的话,诸位将领都不知道朝中何人还能再做这征虏大将军。
此刻,营帐之中诸位将领皆是请命断后,只求徐达能够快速撤离,为他们能保留复仇的火种。
孤军深入,这便是后果。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若再耽搁上些时日,一旦北元大军彻底形成合围之势的话,恐怕到时候想撤离都是回天乏术了。
徐达扫视着眼前这些陪他征战半生的战友们,嘴角微微勾勒出一个弧度。
若想为千古将才,除了要熟读兵书,再以实战养出临场的调动外,平时更得善待麾下。
在有战之时,才能做到挥如臂使、调度有据。
如今场中诸将皆愿为他断后,足可见徐达平日里是真的以手足待麾下将士。
“诸君待我如袍泽,又何必陷我于不义?”
徐达缓缓开口。
想做千古名将,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才能,便是在变化莫测的战场上,随时都能保持最理智的决策。
现在他整支大军都被北元狼军攀咬,一旦王宝宝和贺宗哲的合围之势形成,他将插翅难飞,分军撤退本该是最理智的策略。
但此刻的徐达,无论如何也下不出这道命令来!
“诸君,一起战吧!”
“要么我们大军一起回到应天!”
“要么,就一起埋骨在这岭北!”
徐达一字一句的说出这句话。
随后面向前方,眸光好似利剑一般穿透了营帐,直视那个与他纠缠了十余年的老对手。
“全军听令!随我一同出征!我们杀出一条血路来!”
话落,徐达已经拿起了自己的兵刃向营帐之外走去。
看那样子,赫然是要命人擂起战鼓,再起兵锋!
此时的徐达,已然是抱着要生生战死在岭北的决心。
马革裹尸,或许已经成了他即将的归宿。
在走出营帐的这一瞬,徐达虽未回头南望,但心里已生出了缕缕对洪武大帝的愧疚。
这次陛下的嘱托,他或许完成不了了......
徐达身后,蓝玉、武慰、魏实、孙斌、朱原也皆是迈着坚定的步伐跟着。
将军欲死战,他们如何会有退却之心。
当下士气正浓,与那北元大军死战一场又何妨?大不了一同埋骨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