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高祖本纪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刘邦虽然暂时忍让,但对项羽的分封极为不满。鸿门宴事件则成为楚汉争霸的序幕。

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彻底铲除这个潜在的威胁。然而,项羽优柔寡断,迟迟没有动手。刘邦借机在谋士张良和勇士樊哙的帮助下成功脱身,避免了一场危机。鸿门宴后,刘邦意识到必须积蓄力量,与项羽一决高下。

##### **楚汉战争:四年鏖战**

楚汉战争持续了四年(公元前206-202年),两军在中原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刘邦虽然在军事能力上不及项羽,但他善于用人,重用韩信、萧何、张良等贤才,采取灵活的战略,不断削弱项羽的实力。

1. **韩信的助力**

韩信是刘邦手下最重要的将领,他先后平定魏国、赵国、齐国,为刘邦赢得了广阔的地盘。韩信的军事才能让刘邦的军队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2. **萧何的后勤保障**

萧何留守关中,负责后方的粮草运输和兵员补充。他的出色管理为刘邦提供了强大的后勤支持。

3. **张良的谋略**

张良以智谋见长,屡次为刘邦出谋划策,使刘邦在关键战役中化险为夷。

最终,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领的汉军彻底击溃项羽的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至此,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汉朝的建立与高祖的统治**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他定都长安,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统一王朝。

##### **削藩与巩固中央集权**

刘邦即位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巩固中央权力。由于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曾许诺封赏诸侯,因此不少异姓诸侯王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势力。刘邦认为这些诸侯王威胁到了中央集权,于是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

1. **韩信之死**

韩信被封为齐王、楚王,但因功高震主,被刘邦猜忌。在吕后和萧何的策划下,韩信被诛杀。

2. **彭越与英布的处置**

彭越和英布同样因功被封王,但后来都因涉嫌叛乱被处死。刘邦通过削藩,逐步巩固了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