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惠景间侯者年表

#### **七国之乱的爆发**

汉景帝时期,针对同姓王的削藩政策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

1. **削藩的背景**

汉景帝时期,同姓诸侯王的权力过大,割据一方。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推行削藩政策,试图削弱诸侯的权力。

2. **七国之乱的经过**

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七国起兵叛乱。叛军声称“清君侧”以反对晁错,但实际上是为维护自身的割据地位。

3. **七国之乱的平定**

汉景帝任用周亚夫为主帅,迅速平定叛乱。吴王刘濞被杀,其他叛乱诸侯被削夺封地。七国之乱的失败标志着宗室诸侯势力的衰落,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

### **年表中的重要列侯及其命运**

#### **吕氏诸侯的兴衰**

吕后时期,大量吕氏成员被封侯或为王。然而,在诛吕之变后,吕氏诸侯的封国迅速被废除。例如:

1. **吕产、吕禄**

吕产、吕禄是吕氏家族的核心人物,分封为列侯并掌控军权。然而,在诛吕之变中,他们被迅速铲除,吕氏势力彻底覆灭。

2. **吕台**

吕台被封为吕王,是吕氏家族中权势最大的诸侯王之一。但在诛吕之变后,吕台的封国被废除。

---

#### **刘氏宗室诸侯的兴衰**

刘邦的宗室在吕氏被诛灭后重新获得分封机会。然而,在七国之乱后,宗室诸侯的权力被大幅削弱。例如:

1. **吴王刘濞**

刘濞是刘邦的侄孙,因在汉初为刘邦立下战功,被封为吴王。然而,他因割据一方、势力过大,最终发动七国之乱,被周亚夫击败并处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 **楚王刘戊**

刘戊是刘邦的孙子,因参与七国之乱被削藩,其封国被废除。

3. **赵王刘遂**

刘遂同样参与了七国之乱,叛乱失败后被迫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