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乐毅列传

---

#### **4. 功成名就后的政治危机**

乐毅在攻破齐国后,被燕昭王封为昌国君,达到事业的巅峰。然而,乐毅的命运在燕昭王去世后发生了急剧变化。

- **燕惠王的猜忌**

燕昭王去世后,其子燕惠王继位。燕惠王对乐毅的权势与威望心生猜忌,认为乐毅功高震主,甚至怀疑乐毅有谋反之心。

- **田单复国与乐毅的撤职**

齐国将领田单利用火牛阵在即墨大败燕军,成功复国。燕惠王将失利的责任归咎于乐毅,罢免了他的职务,并派骑劫接替他担任燕军统帅。

---

#### **5. 流亡赵国**

乐毅因遭到燕惠王的猜忌,不得不逃亡赵国。他受到赵惠文王的礼遇,被任命为赵国的客卿。

- **晚年的平静生活**

在赵国,乐毅没有再参与重大军事行动。他以隐居的方式度过晚年,未能迎来事业的新高峰。

- **致燕惠王的《报燕惠王书》**

乐毅在赵国期间,写下了着名的《报燕惠王书》。这封信表明了乐毅对燕国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燕惠王猜忌的无奈与愤慨。

---

### **三、乐毅的性格与能力**

---

#### **1. 卓越的军事才能**

小主,

乐毅是战国时期少有的全能型军事家。他不仅擅长指挥作战,还注重后勤保障与民心治理。他在攻占齐国后采取的宽政措施,使燕军在齐国保持了长达五年的统治。

#### **2. 忠诚与务实的谋臣**

乐毅对燕昭王忠心耿耿,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为燕国的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务实而稳重,展现了超凡的政治智慧。

#### **3. 悲剧性的命运**

乐毅虽才华横溢,但在权力斗争中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他因功高震主而被罢免,最终流亡赵国,未能实现更大的历史抱负。

---

### **四、司马迁的评价**

---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白话文翻译与扩展表达了高度的敬意和深切的同情。

#### **1. 对乐毅功绩的肯定**

司马迁认为,乐毅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的卓越军事才能和宽政措施,使他成为战国后期深受百姓爱戴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