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北京饭店

北京饭店实际上是由法国人在光绪年间创办的,民国时期一直是北京最高级的饭店之一。建国后,北京饭店由国务院国管局直接接手,政治地位仅次于钓鱼台国宾馆。

全北京一度只有7家可以接待外国人的饭店,北京饭店作为其中规格最高的,比宝安县更早成为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

尼克松在这里吃过饭,赫鲁晓夫在这里剃过头。当年杨振宁也是在这里舌战群儒,坚决反对建造高能粒子加速器。此举至少影响了几十亿资金的流向、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北京饭店还有一道硬气的名菜。抗战时,一位叫罗国荣的川菜大师发明了一道菜:将一盘热气腾腾的带汤海参迅速浇到另一盘油炸好的锅巴上,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

这道名菜叫:轰炸东京。

廖凡等人是听的那叫津津有味,杨建国更是直呼来对了,没想到张硕竟然对北京饭店的了解还挺深的。

不过十几年前,北京饭店对中国公民还是限制进入的,只是作为招待外宾的场所。得益于香港商人霍英东,他在广州八十年代兴建的白天鹅酒店就力排众议,允许普通民众进入!他铿锵有力的说道:“当年曾有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今天咱们还要自己设置国人与外宾的区别对待吗?”

只是北京饭店还是等到了九十年代才正式取消了对民众的限制。

走上北京国际饭店三层,廖凡被眼前清末江南风格的大宅院所吸引。进得院来,庭院内既有北方府邸的粗犷,又不失江南建筑的幽雅,鱼缸、太湖石、抄手廊、水池、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给人别有洞天的感觉。这就是谭府。以经营谭氏官府菜为主,私房菜几十年前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