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10日,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西摩尔中将率领2053名联军从塘沽登陆赶往天津租界,并乘火车向北京进发。
6月16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下令对义和团暂停镇压,义和团随后开始围攻西什库教堂。
6月17日,大沽口外海面上的22艘联军军舰向大沽炮台开炮,清军开炮还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爆发。
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清军击毙,大批中国人开始围攻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
6月21日,慈禧下令颁布《宣战诏书》。
战争爆发后,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为扞卫国家尊严和民族荣誉浴血奋战。晚清杰出将领聂士成率部参与天津保卫战。1900年7月9日,在八里台之战中,面对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八国联军,聂士成毫无惧色,身先士卒,即便双腿被炮弹炸伤,仍骑马挺立桥头,指挥战斗。战马被敌人子弹击中后,他从马上摔落,又顽强站起继续督战,直至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义和团首领张德成积极投身抗敌,率领义和团众多次主动攻打紫竹林租界,尽管武器简陋,却凭借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勇气,给予侵略者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敌士气。
曹福田作为义和团的重要领袖,带领义和团战士与清军一起围攻老龙头火车站,战斗中冲锋在前,鼓舞着战士们顽强抵抗,给八国联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即便有这些民族英雄的英勇抗争,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还是让国家遭受了惨重代价。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等西逃至西安。
9月,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12月,列强提出《议和大纲》,清政府为求尽快平息事端,匆匆表示接受。自此,一场围绕着具体条款的艰难谈判正式拉开帷幕。
谈判伊始,赔款问题便成为了矛盾的焦点。除了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这六个声称在战争中有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国家,也纷纷向清政府提出赔偿要求。
各国代表就赔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英国和法国相对理性,认为赔款数额不能超过清政府的赔偿能力;德国和俄国则野心勃勃,妄图借此机会大捞一笔,提出高额赔偿要求。
日本心态复杂,既想获取更多赔款,又担心影响《马关条约》赔款的支付;美国出于“门户开放”政策的考量,希望清朝少赔款。英国人赫德介入其中,他长期在中国海关工作,对中国的财政状况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