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青年欲冲霄 做事莫心焦

第八回

初进工厂事事新

尽管这首诗写得很幼稚,但是真实反映了我当时的想法。

进厂5天后白露时节,“小青工”集中培训结束。在工厂领导带领下,部分“老航校”的人和全体“小青工”去京城怀柔山区的‘海子村’参加劳动,在哪里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20天。

‘海子村’在燕山山脉北麓,京城着名寺庙遗址“铁壁银山”东侧,当时“铁壁银山”还没有开辟成旅游地,是个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宝藏。

吾、刘鸿生和两个“小青工”1连的严滨靖和4连华文翰,一起住在一户坐落在山坡之南侧的农户里,房东叫曹永利,爱人叫赵淑芬,他有两个儿子都在上小学。

房东的房子为五间土坯房,传统柁梁结构,屋顶不用瓦。而是用一层稻草和一层泥的做法,连续抹顶十几层。

屋里中间是起居室,摆着一张破旧的八仙桌和两个木制长条椅,供大伙吃饭,灶台也在起居室。做饭时的热气进入烟道将东侧房间土炕加热,两端房间土炕占有大半面积。

吾等4人就睡在东侧的土炕上,房东一家四口人住西侧土炕上。在土炕上睡觉,前半夜炕上齁热,后半夜冰凉,一点也睡不惯。

厕所在户外,是石块垒成,厕所与屋主人共用,只能容一人进出。上厕所前要咳一声,没有动静才可进入。

村里生活非常困难,村里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大米、白面和肉,平时都在吃小米、红薯就咸菜。

我们一天三顿与农户同吃。早饭小米粥、咸菜,中饭和晚饭小米饭,炒青菜,菜里还有一些肉片,菜和肉是由村里由队里配给接待学农劳动者们的,不接待的农户没有。

‘海子村’没有平整地块,全是在山地的岩石之间的夹缝之中,种植谷子。

冷啸天等人的劳动是跟着老乡收谷子,每天都要从东边山走到西边山,在石头缝里收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