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山梁之间,坐落着“铁壁银山”的五座大石塔和若干小石塔。
休息时,人们就坐在石塔的阴影下乘凉。石塔历史悠久,是辽代塔群。石塔群在群山映衬下,高低错落、参差不齐、布局规整、古朴肃穆,造型精美。
吾在石塔的阴影下,跟房东曹永利交流。
吾问:“咱们村大多数人都处在如此穷困的状态,解放以来就没有发生一点变化。”
房东曹永利说:“变化?你说就这穷山恶水之地,满山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怎么变化?据老一代人说,这种贫穷状况,自清代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吾继续问:“最苦时期是抗日战争的日子里,粮食本来就不够吃,还要上缴一部分给八路军打鬼子用。那么艰苦卓绝的八年都过去了,比起那时候,现在的生活已经不算苦。”
房东曹永利所说情况让吾触动很大,吾想:“中国已经解放二十多年了,在京都附近就有如此贫穷的地方。国家发展了,这里农民的生活水平却一直没有提高。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自己现在生活状态,有着天壤之别。”
吾转念想到:“联想祖国边远地区,那里的生活水平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呢?”
20天劳动时间很快结束,离开海子村时吾有些恋恋不舍,心想,我还会回来看看的。
由于心里一直挂念着海子村的老乡,改革开放以后,吾又去过一次海子村。
此时“铁壁银山”开辟成旅游胜地,‘海子村’因此转型以旅游服务服务为主,由此,整个村子面貌一新。
低矮老旧砖房全都变成二、三层小楼,家家出门都有小汽车,所有人都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上了社会主义美好生活。
房东曹永利的家也是三层小楼,有一辆丰田卧车,儿子和女儿都在市内工作,一个月左右才会回家一次。老两口在家居住,他们都感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感谢党和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