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鸡零狗碎的婚后生活

养儿待老 秂禾 2196 字 12天前

墨蓉和墨善不愿听,十有八九会起争执,之后,饭也吃不安乐,觉也睡不安稳,几乎没有过一次是高兴而归,尽兴而出。每一次,不是哭丧着含泪而去,就是满怀愤慨,败兴地发下“再也不回娘家”的毒誓,任由她们婆媳跟亲母女一样的生活好了。

都说母女没有隔夜仇,女儿终归是女儿,吵过之后就忘了。就是一直对莲花颇为不满甚至有恨于心的墨善,也会在清明、春节等节日里,长途赶回,祭祖拜宗是借口,回家看看父母倒也真心。刀子嘴豆腐心的墨蓉就更不用说了。打工的地方离娘家又近,一接到父母电话,就会立马赶回。

她们姐妹赶回娘家的理由,大多也是听莲花的哭诉,说墨安没用,赚不了大钱,在县城买不起房子,养不起孩子,对老婆还不好,两人三天两头吵架。

一吵架,周爱菊就会打电话给老娘周素梅、给婆婆周莲花,不管时间是不是三更半夜,扰人清梦。

周爱菊‘状告’墨安有一个特点,就是与墨家的人界限分明,说出来的话就好比在说别人家的人,旁人是很难听出她向双方父母‘状告’的人,就是她重婚不久的丈夫墨安。

比如,她向莲花告状时,会口口声声冲着莲花说“这是你的儿子,你自己来管”。她向墨蓉墨婉告状时,会反复强调“这是你们的弟弟,你们应该去管管”。严重一些的,还会诅天咒地的指骂周莲花是骗她过门的。

莲花便打电话给墨婉和墨蓉,叫她们多费点心思到墨安身上,想办法让他们小两口过的安稳些,别到最后也闹到离婚的地步,叫人笑话倒也算了,最重要的,墨安以后就再也娶不来老婆了,做“独个人”,是这村里最丢脸的事。不但父母丢脸,兄弟姐妹也会丢脸,甚至是丢到祖宗那里,死后也没有颜脸下地狱。

开前,墨婉和墨蓉也顺着莲花的意思,总是四面‘受敌’的奔波着,一面安慰老母亲,一面耐着性子听取周爱菊的‘诉状’,一面教训着自己的弟弟墨安,一面为了调和她们小夫妻还得破费买上些弟媳喜欢的礼品去讨好她她。后来,去的次数多了,说得自己也烦了,更不想花那些自己辛辛苦苦攒来的路费,就推说自己太忙,也不想搭理别人两夫妻的私事,懒的去了。莲花则不然,依旧城里乡下不停地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爱菊跟墨安一吵架,就会把莲花叫到县城骂墨安一次,心理好像得了许多平衡。可婆婆在自己两人跟前的时间长了,又开始嫌弃。因为,每次莲花到他们家里,总寸步不离的守在墨安身边,她连挑起话端要吵架的机会也没有。因此,她又会装出和好了的样子催促墨安送莲花回乡下。

等周莲花一走,周爱菊又开始挑墨安的刺。说墨安所谓的工作室,其实就是他一个人的游戏室。虽然借外挂打装备而勉强能够糊口,但形势不容乐观,越来越不景气。结婚都半年多了,还在县城租房住,这让指望跟了墨安就能跟到县城、过上有车有房的阔太生活的周爱菊,失望之余就是不停地开始啰嗦。她叫墨安停掉游戏室去干些别的行业,墨安说没资本,周爱菊又说自己也没钱,不会出资扶持他毫厘。她叫墨安出去找工作打工,墨安便闷头大睡,似乎跟她说上半句都嫌多余......总之,每一次为钱的事说到最后,墨安总会成为那个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什么都不是的无用男人。墨安吭不吭声,周爱菊都能找到向周莲花数落和“状告”他的理由。

如此反反复复地折腾了一年之久,折腾得莲花自己也不好意思三天两头的叫墨婉和墨蓉上县城劝架。墨贤则事不关己,闲来无事,摆弄着自己的蜜蜂和中草药。反正,儿子能娶到老婆,全是莲花的功劳,她也不允许墨贤插手儿子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