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将台前,尘土飞扬,那是无数双铁靴踏过地面留下的印记。
亲卫兵们,如同奔腾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涌向这里。
他们的脚步沉重而有力,每一步都带着一种渴望,一种想要将鞑靼人彻底逐出中原大地的渴望。
他们来了,带着风尘仆仆,带着满腔热血。
他们当中,有稚嫩的面孔,那是刚刚加入亲卫军的新兵,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有的盔甲显得过于宽大,穿在他们身上摇摇晃晃,仿佛在跳舞,有的甚至连盔甲都没有,只穿着单薄的战袍,却也丝毫没有退缩之意。
朱元璋站在聚将台上,目光扫过这些年轻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
这些脸庞,青涩而又充满朝气,让他的思绪回到了那些艰苦的岁月。
他仿佛看到了当初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兄弟们,他们的身影与眼前这些年轻人重叠,那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理想,再次被点燃。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汗味,那是他们一路奔波留下的痕迹。
他们的脸上,沾满了尘土,却掩盖不住他们眼神中的兴奋和激动。
他们互相交谈着,声音不大,却也足以在空气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他们议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讨论着如何杀敌报国,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来了!来了!”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骚动。
亲卫兵们加快了脚步,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到聚将台下。
他们像无数条河流,最终汇入大海,形成了一片浩瀚的海洋。
他们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聚将台上那位身穿明黄色铠甲的帝王,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越来越多的亲卫兵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他们呼吸急促,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仿佛要将所有的能量都释放出来。
他们互相挤着,推搡着,却没有人抱怨。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为了守护他们所爱的一切而战。
徐达策马立于聚将台前,高声说道:“陛下,十五年前亲卫营旧部,共计三千二百余人,已全部集结完毕!”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深邃,缓缓开口:“将士们,朕…”
朱元璋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却戛然而止。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天地间的豪气全部吸入肺腑。
凝视着台下黑压压一片的将士,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已是两鬓斑白。
而这些新面孔,又让他看到了大明王朝的希望。
一个时辰后,原本略显杂乱的队伍,此刻已排列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块块切割规整的钢铁方砖,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聚将台上俯瞰下去,这支队伍就像一条蛰伏的巨龙,随时准备腾空而起,发出震慑天地的咆哮。
士兵们身上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映照着他们年轻而坚毅的面庞。
他们一个个昂首挺胸,腰杆笔直,目光炯炯有神,脸上带着兴奋和跃跃欲试的表情。
他们低声交谈着,言语间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期待。
握紧手中长矛的触感,让他们感到无比的踏实和安心。
徐达身着黑色铠甲,腰间佩剑,在队伍前纵横驰骋,指挥若定。
他时而高声呼喊,时而低声嘱咐,每一个指令都清晰而有力,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迅速而准确地变换着队形。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士兵,确保每个人都处于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