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飞扬中,他矫健的身影宛如一只猎豹,在队伍中穿梭来回,将这支军队凝聚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稳健的步伐,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踏在每个士兵的心头,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安心和信赖。
登上聚将台,徐达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沉声说道:“陛下……”
徐达拱手向朱元璋禀报:“陛下,亲卫兵已清点完毕!” 他声如洪钟,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在聚将台上回荡。
朱元璋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落在徐达身上,带着一丝期许。
十五年了,这支由他亲自组建的亲卫兵,如今又重新集结,将要再次为了大明江山而战。
徐达挺直腰杆,朗声道:“回禀陛下,共计一万两千七百五十三人!”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带着金戈铁马之气,在空中久久回荡。
听到这个数字,朱元璋眉头微微一蹙,一股疑惑涌上心头。
十五年前,他下令解散亲卫兵时,人数只有八千,为何如今竟多出了近五千人?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中疑虑更甚。
难道……
小主,
朱元璋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徐达,说道:“下去吧。”
徐达领命,转身走向聚将台边缘,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万两千七百五十三名亲卫兵。
他看到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心中感慨万千。
徐达站在聚将台边,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士兵,思绪万千。
十五年了,这支由太祖皇帝亲自组建的亲卫兵,如今又重新集结,将要再次为了大明江山而战。
他仿佛又看到当年那八千亲卫兵浴血奋战的场景,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咚!咚!咚!”
聚将鼓的声音响彻云霄,雄浑而激昂,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每个人的心脏。
台下士兵们听到鼓声,一个个挺直了腰杆,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他们知道,这是出征的信号,是为国效命的时刻!
听到这鼓声,朱元璋也不禁心头一震。
这鼓声,仿佛在提醒着他,大明的江山来之不易,需要每一个人用鲜血和汗水去守护。
一股悲壮之情油然而生,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正在遭受鞑靼铁骑蹂躏的幽州城。
就在这时,大地开始微微震颤,由远及近,越来越强烈。
“陛下!臣汤和,奉旨率应天府两万将士前来!”
汤和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聚将台上炸响。
紧接着,两万将士在汤和的带领下,如同潮水一般涌入聚将台下,整齐地排列开来。
他们身穿统一的盔甲,手持锋利的长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甲胄摩擦的声音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气势浩大,令人震撼。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支威武之师,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仿佛要将心中的豪情壮志全部宣泄出来。
“朕……”
就在朱元璋抿嘴想要说话时,一个苍老且中气不足的声音,如同破锣般突兀地响起:“不可!”
这声音,在雄浑的鼓声和士兵们盔甲碰撞的铿锵声中,显得格外刺耳,瞬间打破了聚将台下的肃穆气氛。